李鸿章像
二 湖北武备学堂
张之洞氏在当时也是提倡军备教育最力的一个人,所以在广东创设水陆师学堂,在湖北又设立武备学堂。此学堂开办于光绪二十一年,其课程也是分学科与术科两类:学科谓之讲堂功课,为军械学、算学、测绘、地图学、各国战史、营垒、桥道、制造之法及营阵攻守转运之要;术科谓之操场功课,为枪队、炮队、马队营垒、工程队、行军炮台、行军铁路、行军电线、行军旱雷、演试测量、演习体操等事。教习也是聘请德国军官充当。学生除学习主科外,如逢暇日,则令他们诵读四书,披览读史兵略,以“固中学之根柢,端毕生之趋向”——这是他在广东时所惯用的。学生资格专选“文武举贡生员及文监生,文武候补候选员弁,以及官绅世家子弟,文理明通,身体强健”者入学肄业——这是与天津不同的地方。学生定额一百二十名,入堂以后有月课、季考及年终大考——这又是与他的自强学堂同样的办法。
第五节 留学教育
中国有留学教育,始于曾国藩的幕宾容闳之建议。容氏是一位广东籍的华侨,曾在美国受了七年教育,对于美国情形比较熟悉,具有以美国新教育转移中国旧社会之抱负。回国以后,虽经营商业,然时时不忘建议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。迨同治二年,曾国藩想在上海建设一广大机器厂,召容氏商办,遂乘机提出这个计划,卒被曾氏采纳。当初正式建议时,为同治六年,被清廷批准时为同治九年。曾氏乃派陈兰彬与他为赴美留学生的监督,经营出国事宜,至同治十一年,第一批学生遂乘长风遵海洋而西渡,——是为中国学生留学外国之始。当初规定以一百二十名为定额,分四年派遣,每年派遣三十名;每届学生留学以十五年为限。学生年龄以自十二岁至十六岁为标准,赴美留学目的,以学习“军政、船政、步算、制造诸学”。但学生到了美国。除学习军事科学外,还得兼习中学——课以孝经、小学、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;每逢节日,还要由监督召集学生,宣讲《圣谕广训》;还要望着阙门行拜跪礼;还要瞻拜孔子的神位。学生按年陆续出发,一共出发了三期,共计九十个学生。到光绪二年,守旧党吴子登为监督,以留美学生沾染洋气,不肯向他叩头,他遂造出一些无谓的诽语中伤学生。清廷被他愚弄,乃于光绪七年,把所有的学生通同招回国来了,直到甲午之役才恢复过来,这确是本期留学中的一段趣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