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仔细地考虑着行动的时机。这一行动的关键,在于能否一举而控制皇宫。只有把皇宫捏在手里,皇后、皇子,就连皇太极的尸体也成了无价之宝,都是最强的威慑力量,才有可能避免与两黄旗的拼死厮杀,才有可能与诸王贝勒讨价还价。但这一切又决定于动手的时机。什么时机好呢?如果上奏清宁宫的“通牒”今晚送上,震动的波澜将在明天扩散展开,豪格与两黄旗的反扑,可能会在明天午后出现。如果今晚派人送去正白旗入京的“密令”,队伍最快只能在明天晚上午夜前到达。看来,明天晚上,也许是最理想的时间。
他审慎地考虑着派往广宁城的人选。詹岱,刚林?看来只有苏克萨哈了。
苏克萨哈熟悉多尔衮这样的习惯。每当发起决定性攻击的时候,不论在议事的大厅里,还是在镶白旗的大营里,或者是在靠近敌人的树林、洼沟里,多尔衮都是这样不停地走动。走动的停止,就是重要决策的完成。他默默地站在亭子一边,等待着这漫步的停止。一圈,二圈,三圈……当他数到十五圈时,多尔衮停住了脚步。接着,把手一扬,“红头海青”脱手而出,像一支利箭飞上天空。其他海东青鹰也跟踪而起,在天空盘旋,然后落在“龙槐”的枝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