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诸子(20)
道士与老子无关,司马温公已见及此。道士以登仙为极则,而《庄子》有齐死生之说,又记老聃之死,正与道士不死之说相反也。汉武帝信少翁、栾大、李少君之属,以求神仙,当时尚未牵合神仙、老子为一。《汉书?艺文志》以神仙、医经、经方同入“方技”,可证也。汉末张道陵注《老子》(《宏明集》引),其孙鲁亦注《老子》(曰《想余注老子》。“想余”二字不可解),以老子牵入彼教,殆自此始。后世道士,乃张道陵一派也。然少翁辈志在求仙,道陵亦不然,仅事祈祷,或用符箓捉鬼,谓之“劾禁”。
盖道士须分两派:一为神仙家,以求长生觊登仙为务;一为劾禁家,则巫之余裔也。北魏寇谦之出,道士之说大行。近代天师打醮、画符、降妖而不求仙,即是劾禁一派。前年,余寓沪上,张真人过访。余问炼丹否?真人曰:“炼丹须清心寡欲。”盖自以不能也。梁陶宏景为《本草》作注,又作《百一方》,而专务神仙。医家本与神仙家相近。后世称陶氏一派曰“茅山派”,张氏一派曰“龙虎山派”。二派既不同,而炼丹又分内丹、外丹二派。
《抱朴子》载炼丹之法,唐人信之,服“大还”而致命者不少。后变而为内丹之说,《悟真篇》即其代表。然于古有汉人所作《参同契》,亦著此意。元邱处机(即长春真人,作《西游记》者)亦与内丹相近,白云观道士即此派也,此派又称“龙门派”。是故今之道士,有此三派,而皆与老子无关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