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为什么于谦不推选彼时已经被册为太子的朱见浚即位,由孙太后与钱皇后垂帘听政呢?
其实,他也是从大局进行了考量。其一,太子朱见浚年幼,仅两岁余,即位不即位反正都是一个“傀儡皇帝”,毫无用处。其二,孙太后与钱皇后在朱祁镇被俘后整日里只知哭哭啼啼,即使向瓦剌奉上了钱银,也仅是做了无用功,所以可以得见孙太后与钱皇后并无辅政的才能。其三,朱祁钰已在朱祁镇的受命下成了监国,成了此时大明朝除朱祁镇外拥有最高权势的人。而随着朱祁镇的被捕,最高者就只剩下了朱祁钰了。若此时贸然让朱见浚即位,那么若是朱祁钰反噬,后果不可设想。故而,多番思量下,朱祁钰即位便成了最妥善的安排。
因此,当了这么多年王爷的朱祁钰,原本与皇位毫无瓜葛的他,就这么因为朱祁镇的“作死”,“平白无故”地捡了一个皇位。
谁是明君,谁是圣主
随着朱祁钰的皇位加身,以及于谦等一众大臣的运筹帷幄下,击退瓦剌,京城保卫战才得以获得全面的胜利,避免了迁都的命运,也避免了将明朝变为“南明”的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