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平盛世”的出现,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。从客观条件来说,由于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隋王朝的反动统治,起义军“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杀之。”土地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都发生了某些变化与松动,自耕农数量相对地有所增加。在空荒地大量存在和生产条件改善的基础上,广大农民群众重新回到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中去,以自己辛勤而沉重的劳动,直接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。
这就是造成唐初封建社会“太平盛世”根本原因,充分地显示了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作用。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生产斗争,也就没有“贞观之治”的盛世景况。从主观条件来说,唐初封建统治者主动调整了土地关系。唐太宗及其臣僚们亲眼看到了民众力量如同洪水覆没封建王朝之“舟”,看到了隋朝覆灭的前车之鉴,因而带着畏惧覆舟的心情,把恢复与发展小农经济提到“国本”的高度,制定了抚民以静的方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