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释
了凡先生从前没有担任官职时,时间比较充裕,所谓“无案牍之劳形”,可以专心行善,现在公务繁忙,大部分时间都在府衙之内,与社会民生以及日常生活接触不多,所以行善的机缘也就显得少了。他的夫人见了凡先生行善已经大不如从前一般勇猛,面露忧色,因为已经许下一万件善事的大愿,以如此效率去践行,要到何时才能圆满呢?了凡先生也产生了同样的担心,白天正在焦虑之时,晚上就有了感应。一位神人托梦给他,解其心结。了凡先生对神明讲:自己许下一万件善行的大愿,但是因为公务缠身,没有以前那样充裕的时间专心行善,恐怕自己无法在近年内圆满此愿。神明开示说,他最近所做的减粮的举措,惠济众生,意义非凡,只此一项义举便可抵得上一万件善行。
原文
盖宝坻之田,每亩二分三厘七毫。余为区处①,减至一分四厘六毫,委有此事,心颇惊疑。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,余以梦告之,且问此事宜信否?师曰:“善心真切,即一行可当万善,况合县减粮,万民受福乎?”吾即捐俸银,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。
注释
①区处:处理,筹划安排。原出自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,乡部书言,霸具为区处。”
译文
因为宝坻县的土地,每亩要收租二分三厘七毫。我为此筹划安排,将它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,确有此事,但心里却仍然觉得很惊疑。正好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,我就把这个梦告诉他,并问这件事能否相信。幻余禅师回答说:“如果行善之心真诚恳切,那么一件事就可以当一万件事,何况全县减免钱粮,上万民众受到了福荫呢!”我便立刻捐出俸禄,请幻余禅师就在五台山把斋食施给一万名僧人,并予以回向。